????2015年12月17日(農歷2015年11月7日),萬科集團與寶能系“萬寶之爭”始末。
歷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一場公司并購與反并購攻防戰(zhàn)正式進入正面肉搏階段。
1,寶能系是從什么時候盯上了萬科的?
其實早在今年1月,前海人壽(寶能系)就通過證券交易所買入萬科A股股票,根據披露的信息,前海人壽于2015年1月、2015年2月、2015 年 3 月、2015 年 4 月、2015 年 6 月和 2015 年 7 月都有所交易。
8月26日,前海人壽、鉅盛華通知萬科,截至當天,兩家公司增持了萬科5.04%的股份,加上此前的兩次舉牌,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15.04%,以0.15%的優(yōu)勢,首次超越了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。
2,王石和萬科管理層為何不歡迎“寶能系”成為其第一大股東?
王石稱,寶能系用短債長投方式強行進入萬科,風險極大,就是一場賭博。當時王石表明不歡迎寶能的四大理由是其:信用不足、能力不夠、短債長投,風險巨大、華潤作為大股東角sè重要。
3,王石從“不歡迎寶能”到“不介意妥協(xié)”,王石態(tài)度軟化了嗎?
4,“萬寶之爭”打響,王石拜票到底找了哪些人?
5,王石說不會使用毒丸計劃,那么真的有毒丸嗎?
但中國《公司法》堅持法定資本制,所有公司股份必須在發(fā)行時被全部認購,除極少數例外情況,不允許公司持有庫存股,也不能授權公司董事會隨時增發(fā)股份。
“毒丸”計劃的核心是向收購股東之外的其他股東發(fā)行認股權,使得這些股東可以在條件觸發(fā)時以低廉的價格獲得股份,從而稀釋收購方的股權。但發(fā)行權證在中國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批準和證監(jiān)會的核準。在收購發(fā)生之前,上市公司發(fā)行附條件的分離式認股權證,也許可行。但在寶能已經獲得第一大股東地位之后,“毒丸”計劃顯然不具有可行性,即使獲得股東大會通過,也無法排除寶能作為現(xiàn)有股東獲得這些認股權證。
6,安邦真的是萬科的救兵嗎?
7,面對萬科的來勢洶洶,寶能系為何一直保持沉默?
8,萬科原大股東華潤的態(tài)度究竟如何?
9,證監(jiān)會是否會插手萬寶之爭?
10,寶能系的資金究竟從哪兒來,到底有沒有問題?
其中,鉅盛華僅出資32.17億元,資金杠桿高達3倍。
這并不能完全解釋外界對其資金來源的猜疑。
12月23日,多家媒體報道,浙商銀行為“寶能系”舉牌萬科提供融資,融資杠桿率高達14.29倍。財新網的報道稱,浙商銀行給“寶能系”輸出資金,是通過一個隱形的子公司——浙江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,以及浙銀資本和“寶能系”共同出資設立的浙商寶能資本有限公司。